政府加強對學生的「愛國教育」,各地在校學生日益被灌輸共產主義思想意識。
習近平在2016年的一次講話中說,「只有體會到革命年代的艱苦,才能使人們真正受到教育。」今年3月,在北京召開的一次座談會上,習近平對思想政治理論老師說,「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非常必要,是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為落實習近平指示,中國各地學校開始組織學生參加紅色研學旅行,讓學生親身體會中國革命英雄的生活。作為對其他已經在開展的愛國教育方式的補充,紅色研學旅行正成為學生在校學習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0月25日,陝西省寶雞市鳳縣1100多名初、高中學生打著軍旗,穿著紅軍服裝,背著紅軍包,乘坐「紅都號」趕赴紅色革命聖地——延安,這些學生都是參加由學校組織的主題為「傳承紅色基因 勇做時代新人」的研學旅行。

為期4天的研學旅行中,學生們參觀了延安革命紀念館和上世紀30年代中國共產黨在所謂的中國「紅色首都」進行戰爭與取得勝利的歷史遺跡,學生們還觀看了紅色舞台劇,聽了關於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浴血奮戰的報告與故事。
每個學生1000多元人民幣(約140美元)的研學旅行費用均由家長支付。研學旅行回來後,每個學生都要寫關於「革命精神」的心得體會,如果老師認為學生寫得不如意,學生就得重寫。
2016年11月,教育部聯合中央其他部門印發《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後,參觀革命基地正逐漸成為中國各地學校的必修課。
各中小學校要求把參加紅色研學旅行納入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目的是為加深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河南省教育廳發布文件要求部分學校將研學旅行情況記入學期評價和畢業評價。
「研學旅行要納入教學計劃,與學校其他課程一樣評分,家長們沒有權利提出不同意見。」河南省一名學生家長說。

在過去的10年裡,中共政府一直在推行所謂的「紅色旅遊」,花費大量資金建設共產主義主題的公園以及發展周邊公共設施建設。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2016-2020年全國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要求推動大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與紅色旅遊相結合,組織學生到紅色旅遊景區進行紅色研學旅行,藉此開展愛國主義和革命教育。
在中央的大力推動下,全國各地都組織紅色研學旅行。11月21日,江西省贛州市200多名小學生穿著紅軍服,唱著紅歌,朝井岡山出發,體驗上世紀20年代中國共產分子及紅軍戰士的艱苦鬥爭。
視頻:江西省萬安縣一些小學生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舉辦活動
遼寧省一名中學生告訴《寒冬》:「班裡沒有幾個願意去的。老師說如果不去社會實踐活動就沒有學分,可能會影響拿畢業證,結果班裡除了一個生病的同學沒去,其餘的都去了。」
「孩子現在這個年齡不諳世事,但學校教育什麼都得和愛黨掛鉤,這是一種畸形教育。」一位家長說。
「旅行時,老師讓我們宣讀入黨誓詞。」江西省一位參加紅色研學旅行的中學生告訴《寒冬》,「當唸到『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的時候,我有些不理解,我該為黨和人民犧牲什麼?」
「現在對孩子的政治教育越來越多,讓孩子們熟背英雄事蹟,觀看電視愛國節目和閱兵式,還要寫心得體會,除此之外,孩子們還要去紅色研學旅行。」河南省一名教師說,「現在是政治比學習重要,頗有文革時候的味道。」
寒冬記者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