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羅特(Yosef Roth)是猶太人,他認為自己身為猶太教信徒必須努力幫助受壓迫的穆斯林從痛苦中解脫出來,並與科比·約翰遜(Corby Johnson)共同創立了「維吾爾集會」(Uyghur Rally)。
作者:馬可·萊斯賓蒂(Marco Respinti)
在遭受無神論偏見和迫害的背景下,宗教團體最大的敵人有時是與之持不同信仰的其他宗教團體。一個令人感到悲哀的事實是,(宗教團體間)互相競爭和攻擊往往會導致傷害、背叛,還會導致一方淪為劊子手的幫凶,而這一切最終都不可避免地給無辜的一方帶來沉重的痛苦。這是極不道德的行為,也是目光短淺的策略,尤其是考慮到德國信義宗牧師馬丁·尼莫拉(1892-1984年)的名詩中那不朽的詞句和理念在當今中國已經具有新的含義,並且每天都在現實中上演。
不過,我們每天都能在《寒冬》體驗到片刻莫大的欣慰,因為我們看到一個真實存在的小避風港(雖然可能只是在某種程度上如此)——我們看到不同的宗教團體(甚至有無神論者)眾志成城,互相幫助,彼此作證,為捍衛真理和正義並肩作戰。教宗方濟各經常提及「浴血鑄就的聯合」,指人們經歷了同樣的苦難、騷擾、酷刑折磨甚至死亡而自發產生的真摯實在的手足情誼。沒有更好的詞彙可以形容我們在《寒冬》的共同努力所帶來的以及即將帶來的成果,這一成果已得到很多人的認可。當然,不必非要殉道者流血,只要為了所要成就的目標義無反顧就夠了。
不過,還有一些重要的事實證明,最好的成果還在後面。
近期,在英國倫敦,猶太人公開站出來,發聲譴責正在摧毀另一個民族與宗教團體的文化滅絕和種族滅絕暴行。儘管這個民族與他們截然不同,是維吾爾族穆斯林。眾所周知,猶太人在納粹大屠殺期間慘遭種族清洗,但是那些倫敦的猶太人並沒有心胸狹隘地將他們的痛苦和悲憤視為自己獨有的,沒有表現得好像只有他們才能受苦或者好像他們所受的苦勝過別人的痛苦。恰恰相反,他們非常清楚,所有的滅絕都各有不同,與此同時,他們無法對世界上的災難袖手旁觀,看著其他人被毀滅。想必我們的讀者都會被這種投身其中的真摯付出所感動。猶太人挺身保護穆斯林,這不是日常小事,但每天都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就清楚地標誌著新一天的到來。
兩位羅特先生的故事,勇氣可嘉
最近,我跟約瑟夫·羅特先生通電話的時候感受到了同樣的悲涼。他的名字與奧地利傑出作家約瑟夫·羅特(Joseph Roth,1894-1939年)只在拼寫上稍有不同。作家約瑟夫·羅特是瀕臨沒落的哈布斯堡帝國的一名遊吟詩人,他對這個羅馬天主教帝國能像一位父親那樣將許多不同的民族、宗教、文化凝聚在一個大家庭的能力感到著迷。另一位對哈布斯堡帝國持讚賞態度的是著名的奧地利猶太人托馬斯·謝莫維茲(Thomas Chaimowicz)博士,他是有修養的法律哲學家,現葬在奧地利薩爾茨堡艾根墓園,他妻子信奉羅馬天主教,他也曾常常戴著基帕在妻子旁邊為信仰羅馬天主教的哈布斯堡帝國祈禱,他說,因為這個帝國的確給了猶太人很大幫助。
而我們現在要說的這個約瑟夫·羅特是美國公民,居住在紐約。相似的是,他也深信猶太人必須保護其他飽受折磨的宗教免遭迫害。令人驚訝的是,儘管猶太教和伊斯蘭教在歷史上歷來關係緊張,教義更是有天壤之別,但羅特卻公開支持信奉伊斯蘭教的維吾爾人。
這是這個故事裡第一點非同尋常之處。此外,令人讚嘆的是,羅特先生的態度並不是表面文章,也不是趕潮流,更不是幼稚的「我們歡迎」,而是基於一個深深的信念,即他所信奉的猶太教信仰才是真的,並且不應與其他宗教混淆。正如維吾爾人看待他們的伊斯蘭信仰那樣。羅特先生表示,為維吾爾信徒的權利而戰是真心信奉猶太教的人該做的,正如他說:「作為一個敬畏神的人,我相信我們必須為敬拜神的自由而奮鬥。」
羅特先生很年輕,是紐約西奈山醫學院(Mount Sinai School of Medicine,即現在的西奈山伊坎醫學院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at Mount Sinai)的研究生,他還是紐約艾薩克埃爾哈南拉比神學院(Rabbi Isaac Elchanan Theological Seminary)學習拉比著作的學生。為了幫助一個有不同信仰的民族反抗壓迫和不公正待遇,去年年底,他創立了名為 「維吾爾集會」的組織。
科比·約翰遜女士是羅特的合作夥伴,與他共同創立了「維吾爾集會」,約翰遜女士很清楚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她原籍在美國俄勒岡州的西雅圖,過去的四年裡,她大部分時間都在中亞。她學會了講一口流利的俄語,曾在哈薩克斯坦為一場體育盛事擔任俄英翻譯,還在一所大學擔任翻譯,後來在一家旅行社做翻譯。目前,她在紐約的一所大學——新學院(The New School)的國際事務研究生項目攻讀文科碩士學位。
兩個美國機構的故事,勇氣不足
約翰遜女士對《寒冬》說,「約瑟夫和我都不是維吾爾人,為什麼我們這樣的人會關注維吾爾人的人權呢?維吾爾人所遭遇的厄運是很大的問題,引起了媒體的關注,但是卻很少看到實際行動方面的努力。新疆所發生的事情規模很大,令人無法忽視這一暴行。可能有人會覺得,不管中國發生什麼,那離我們美國人很遠,所以都沒有關係。但這是不對的。美國的公司也和中國合作,在相關科技領域有份,這就意味著中國的拘留營和身在美國的我們密切相關,並不是離我們很遠,遠到我們不用關心。這也意味著要結束中國的拘留營,我們美國人在自己國家就可以開始行動。」
2月5日,「維吾爾集會」在紐約美國駐聯合國使團外舉行了首次活動。約翰遜女士解釋說,「看到這個問題在媒體上報道,卻沒有人做任何事情來解決它,我們感到很沮喪。像之前說的那樣,現在數百萬人被關押在拘留營,這不是小事,竟然沒有人願意為此做些事情,這是令人沮喪的。所以,我們決定自己行動起來。」
5月3日,維吾爾集會在華盛頓特區舉行了第二次公開活動,專門呼籲美國決策官員使用針對性制裁來制止迫害維吾爾人的行徑,這與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的提議相同。然而,不幸的是,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頗具膽略的提議受到了美國財政部的阻撓。
為什麼美國財政部會負責這件事呢?因為美國總統2017年12月20日頒布的行政命令將針對性制裁的決定權交給了財政部。那麼,為什麼美國財政部會攔阻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構思提議的針對性制裁措施,尤其是這項針對中共新疆官員的制裁措施呢?因為貿易談判取代了針對性制裁。和往常一樣,還是為了金錢。因此,我們需要像約瑟夫·羅特、科比·約翰遜以及他們的同事和支持者這樣的人,需要這樣的人通過「維吾爾集會」為受迫害的人發聲,而你不必是維吾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