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州清真大寺雖未被強拆,但難逃「中國化」改造厄運,其象徵伊斯蘭教的標誌已全部被移除,如今,這座清真寺看起來就像一座普通的中國傳統風格建築。
2018年8月3日,寧夏同心縣韋州鎮政府下發通知計劃拆除清真大寺,當地穆斯林奮力抵抗,引起國際關注。強拆原因據說是該建築手續不全。數千回民示威抗議後,政府最終不得不讓步並作出回應,「不會整體拆除,必須依照經過審定的整改方案,結合實際進行整改」。
政府沒有「食言」,去年,這座清真寺被整改成中國風格,其圓頂和宣禮塔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中國風格的塔尖。當地一位居民稱,現在的清真寺寺頂看起來更像北京的天壇,一點也不美觀。
在整改開始前,當地政府於2018年11月走訪了每一個回族穆斯林家庭向回民施壓,要求他們在文件上簽字同意整改清真寺,並拆除清真圓頂和宣禮塔。
當地一位女士告訴《寒冬》,清真大寺被改造的半年期間,韋州鎮處於嚴密封鎖狀態,通往清真寺所在村莊方向的道路上都設檢查站,即使當地人也得攜帶身分證隨時接受檢查。不僅如此,清真寺附近也設有檢查站,更有便衣警察守衛。這位女士有一次驅車經過清真大寺時曾遭到盤查。
「2019年5月,我看到清真寺已經被圍牆圍住,施工隊正拆除大寺圓頂。」這位女士說,韋州清真大寺周邊平日繁華的街道,如今白天卻看不見一個人,氣氛十分壓抑。
同樣在5月,兩名試圖進入韋州的紐約時報記者被攔阻,不想真相被國際關注的當局嚴令禁止外國人進入。
自新《宗教事務條例》於2018年2月實施後,「去阿拉伯化」「去沙特化」運動就在寧夏以及回民聚居的其他地區推行。同年6月底,寧夏當局宣稱:對凸顯阿拉伯式風格的宗教活動場所建築,要引導逐步整改,對新建、擴建或重建的建築物,無論在何處都要突出中國風格。
寧夏擁有4000多座清真寺,自從這一政策實施後,寧夏各地清真寺都遭到了空前破壞,有的甚至被徹底拆毀。
回民人口比較集中的吳忠市和固原市都是被重點打壓的地區,大量清真寺的圓頂、宣禮塔、新月標誌被強行拆除。
回族詩人崔浩新(筆名安然)曾在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表示,對穆斯林來說,清真寺的穹頂與他們的審美觀相符,他們也透過這種建築風格體現穆斯林的身分認同。「摧毀穹頂實際上就是摧毀一種身分認同。」
寒冬記者 馬夏古